• 申請外勞、申請看護、申請女傭找萬有,我們提供萬有的服務,萬有的優質人力服務!
  • 免費諮詢專線:0800-084-568
  • (07)384-5692
  • wanyow168@gmail.com

最新消息

泰國水燈節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15

11月

移工新聞

泰國水燈節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今天是 #泰國 最美的 #水燈節 #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每年農曆12/15月圓時泰國人會到河邊放水燈,天空中也有天燈齊放,象徵對水神的敬意,也讓過去一年的不如意隨著水燈飄流,祈願新的開始,燈海就像星光閃閃,看起來浪漫又美麗。 很多從泰國來台灣打拼的移工們,水燈節也成了他們放鬆心情、回憶家鄉的好機會,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祈願,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隨著水燈漂流遠去,也許心中的願望正一點一點實現呢!   萬里長邀請粉絲們在底下留言為自己的親朋好友許願! EX.希望奶奶在蒂妮的照顧下天天開心,越來越健康~   下次有機會去泰國旅遊,千萬別錯過水燈節! 追蹤粉專更多異國文化&移工小故事分享給你   #萬有人力仲介有限公司 免費專線|0800-084-568 線上諮詢|https://lin.ee/DGN0iMS 官方網站|https://www.wanyow.com 公司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新富路196號 #萬家燈火有我看護 #外籍移工 #廠工 #外籍看護 #外勞仲介 #泰國移工

來台外籍移工突破75萬人次,完善勞動政策與福利是關鍵!

15

7月

移工新聞

來台外籍移工突破75萬人次,完善勞動政策與福利是關鍵!

台灣近年來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本土核心勞動力萎縮,為改善此狀況,政府開始積極推動完善的外籍移工政策,鼓勵外籍勞工來台工作,為台灣帶來了多元文化和經濟效益。 台灣外籍移工政策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 2024 年 1 月台灣外籍移工總數已達 75.6 萬人,也就是走在路上每 31 個人,就有一名外籍移工。而能吸引那麼多外籍移工前來就業,主要可歸功於完善的政策與法規,保障了移工的工作福利與安全。 例如,從事工程建設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之外籍移工皆可享有與國人相同的勞動基準法,也就是說雇主給的薪資至少要符合基本工資,且員工排班須遵照一例一休。此外,外籍移工也受《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保護,如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性侵害,都得提出告訴或終止聘僱關係。 ◆ 外籍移工類型與申請辦法 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台灣的外籍移工又可大致分為「產業移工」和「社服移工」。 產業移工一般從事農林漁牧業或是製造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廠工、農業外勞,能協助改善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問題,補足企業和傳統產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員。 社福移工如家庭看護、家庭幫傭或機構看護,則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照護,並給予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由於聘請外籍看護的費用比聘請國內照護人員來得低廉,許多家庭更傾向聘請外籍看護,以減輕經濟壓力。不過一般家庭若想要申請外籍看護還得先通過巴氏量表的測驗,評估患者是否能自理日常生活,想了解更詳細的測驗與申請看護流程都可以在勞動部官網查看。 另外,無論是產業移工還是社福移工,從提出申請文件到移工入境,申請總時長大約為 60~80 天,雇主如有急迫的移工申請需求,須再多加留意相關申請流程。 以現況來說,台灣政策保障了外籍移工的工作薪資與平等性,但來台工作的移工除了基本的勞動保障問題外,也可能因語言或文化不同與雇主產生衝突,或是思念家鄉之情無法調適,隨著移工人數增加,政府應更多加關注移工權益,打造能讓移工安心、對移工友善的環境。 ※ 資料來源 : 經濟日報 鄭芝珊

來台外籍移工突破75萬人次

21

5月

移工新聞

來台外籍移工突破75萬人次

來台外籍移工突破75萬人次,完善勞動政策與福利是關鍵! 00:17 2024/04/01 11:13:36 經濟日報 鄭芝珊 台灣近年來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本土核心勞動力萎縮,為改善此狀況,政府開始積極推動完善的外籍移工政策,鼓勵外籍勞工來台工作,為台灣帶來了多元文化和經濟效益。   台灣外籍移工政策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 2024 年 1 月台灣外籍移工總數已達 75.6 萬人,也就是走在路上每 31 個人,就有一名外籍移工。而能吸引那麼多外籍移工前來就業,主要可歸功於完善的政策與法規,保障了移工的工作福利與安全。   例如,從事工程建設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之外籍移工皆可享有與國人相同的勞動基準法,也就是說雇主給的薪資至少要符合基本工資,且員工排班須遵照一例一休。此外,外籍移工也受《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保護,如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性侵害,都得提出告訴或終止聘僱關係。   外籍移工類型與申請辦法   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台灣的外籍移工又可大致分為「產業移工」和「社服移工」。   產業移工一般從事農林漁牧業或是製造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廠工、農業外勞,能協助改善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問題,補足企業和傳統產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員。   社福移工如家庭看護、家庭幫傭或機構看護,則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照護,並給予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由於聘請外籍看護的費用比聘請國內照護人員來得低廉,許多家庭更傾向聘請外籍看護,以減輕經濟壓力。不過一般家庭若想要申請外籍看護還得先通過巴氏量表的測驗,評估患者是否能自理日常生活,想了解更詳細的測驗與申請看護流程都可以在勞動部官網查看。   另外,無論是產業移工還是社福移工,從提出申請文件到移工入境,申請總時長大約為 60~80 天,雇主如有急迫的移工申請需求,須再多加留意相關申請流程。   以現況來說,台灣政策保障了外籍移工的工作薪資與平等性,但來台工作的移工除了基本的勞動保障問題外,也可能因語言或文化不同與雇主產生衝突,或是思念家鄉之情無法調適,隨著移工人數增加,政府應更多加關注移工權益,打造能讓移工安心、對移工友善的環境。 ※ 資料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7869479  

境外漁工納《勞基法》? 人權團體、漁民見解不同

21

5月

移工新聞

境外漁工納《勞基法》? 人權團體、漁民見解不同

【記者/江采蓁、許若茵 攝影/蕭宇軒】 立委吳玉琴及人口販運防治聯盟3月22日在立法院舉行民間《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案公聽會,針對境外聘僱制度法規罰則、漁工工資等問題討論,人權團體代表希望將境外聘僱漁工納入《勞基法》,完善保障基本權益,但漁民團體大規模動員出席,強調漁工不適合《勞基法》。   人權團體盼境外聘僱漁工納《勞基法》 勵馨外勞庇護中心督導李凱莉指出《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作業要點》未詳細規範各領域、部門評鑑委員人數,呼籲相關單位重新檢視公部門、學者、民間團體等代表人數是否平均。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以一份來自印尼漁工的聲明書舉例,內容包含當發生爭議時以船長、雇主為仲裁者,雙方簽訂的契約幾乎等同「賣身契」,質疑這樣的勞動條件是否合理。 新事社福中心資深督導陳大衛提出台灣目前在國外有72個漁業基地,當船員出海中途無法勝任工作必須停止勞動作業時,船東能否選擇適當地方停靠解決船員終止勞動安置問題,目前漁業署尚未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法。 目前在境外雇用的非我國籍漁工由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主管,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朱芳君認為境外漁工與外籍勞工一樣未納入《勞基法》,在同個職位上的勞工卻因為受聘地點不同而有不同待遇,與一般勞工保障條件差異甚大,需要完整配套措施規範保障基本權利。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指出,問卷調查並非勞動檢查,質疑調查時雇主仲介就在旁邊,漁工能否誠實作答或存有語言上的翻譯問題,認為應將境外聘雇漁工納管《勞基法》。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提醒,修正案應適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讓境外聘僱的外籍漁工的相關權利都適用《勞基法》、享有充分的社會安全保障與健康醫療的保障,以及勞動部應主責所有境內境外聘僱之外籍漁工的勞動權利保障之事務,不該違反兩公約之最低人權保障之規定。   漁工代表:不該因受虐個案以偏概全 台灣鮪延繩釣協會秘書長何世杰認為,依現行《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船員每月工資不得低於450美金不合理,並非每位漁工都盡職。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則說,有的漁工一個月賺四五萬,已經比鄰近國家的薪資條件優渥,不該因報導過的少數外籍漁工受虐個案以偏概全,要政府單位相信專業幫助漁民;漁權協會理事長吳逢玉也反問,倘若對漁工不好,漁工為何選擇台灣工作。 宜蘭縣延繩協會總幹事林新川解釋漁船幾乎全年都在三千公里外的海上,要如何七休一,直言「船24小時都在開,船長以及台籍漁工就不算加班嗎?」,蘇澳船東董燕山質疑,制定法令前是否有到各區漁會進行討論,法令為何由非從事漁業專業的團體所訂定? ​   官方回應:討論制度層面 找到平衡點 ​ 漁業署表示,根據《遠洋漁業條例》授權行政,也歡迎相關產業民間團體討論,考慮環境背景進行滾動式檢討。《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 作業要點》指標及評鑑委員的聘請主要是參考勞動部,會持續努力讓各領域、 各部門的委員人數平均。 此外,出海時若船員中途停止勞動活動也必須考量實務,申訴管道有專線電話撥至1955,也有外籍漁工直接找當地駐館處或民間團體申冤。至於勞動檢查的問題,遠洋漁業在境外作業時,在國外港口執行公權力是否允許有很大的變數,在國內已實施訪查機制、專業的SOP,訂定時也有請教專家、學者。漁業署提及我國遠洋漁業已被歐盟發黃牌,個案的發生擔心衝擊到全體漁業形象,較為嚴苛開罰漁民也是依法行政。 中華民國對外漁業發展協會認為,個案的發生不代表現行取締制度不佳,討論到制度層面的問題,遠洋漁業涉及我國及他國法律較為複雜,漁業署仍會謹慎處理個案。 吳玉琴表示,針對外籍漁工申訴問題可再研議更好的管道,他國海域法律的爭議以及國內遠洋漁業母法的修訂可再召開公聽會,會保障漁民的基本人權。   -----------轉載自"新聞人NewsPeople"    

第一批農業移工11月來台 移工日薪高有人不看好政策

21

5月

移工新聞

第一批農業移工11月來台 移工日薪高有人不看好政策

第一批農業移工最快將在11月15日引進到台灣!彰化縣申請67名,彰化縣農會占30名,是全縣最多名額的申請機構;總幹事廖振賢今天說,將保留部分移工派到縣農會的埤頭農場蘆筍園,其餘開放給有需求的合作社、農會申請。   農村人力老化,缺工嚴重,多年來各縣市農會和立委一再爭取開放農業移工,今年5月間,農委會宣布試辦開放引進外展農移移工,名額共400人,彰化縣有18個機構申請,最後6個機構提出的計畫獲得審核通過,申請移工名額共67人,人數僅次於雲林縣。   不願具名的農會人士說,政府開放申請引進農業移工是希望能紓解農業缺工的壓力,政策的美意恐會大打折扣。因為農業移工的日薪,雇主必須依勞動基準法比照本國勞工,對收益不高的農業來說,是很大的成本壓力,還沒引進,已傳出有申請機構決定打退堂鼓。   縣農會在埤頭鄉沙崙路有1處面積2公頃農場,3年前投資栽種溫室蘆筍,是全台唯一農會自行栽種與推廣的蘆筍園。「目前蘆筍園僱用15名人力,未來還需15名。」場長張永坤說,埤頭農場溫室蘆筍園每年農曆年後採收,可收到年底,年產值超過300萬元,因品質好,受到餐廳和消費者肯定,已供不應求,農會決定明年再增加2公頃溫室蘆筍園。   「聯合社社員遍布全台,會以中彰投雲等4縣市優先派遣,方便管理。」中華民國果菜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林小萍說,勞動部已核准聯合社10名農業移工申請案,據了解,勞動部正與越南洽談勞動契約,移工最快會在11月15日來台,   林小萍說,國內農業人力老化,缺工嚴重,爭取多年後政府終於同意開引進「外展農業移工」,聯合社提出第一階段人力需求計畫,勞動部在8月14日核准,要求應在60天內完成執行計畫,所以先依規定向就業服務站徵才,因沒有本勞應徵,上個月正式向勞動部申請引進移工。